来到遥远而陌生的乌珠穆沁草原,陌生的环境和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,使诺恩吉雅食不甘味,寝不安席。她常常坐在海清河边,望着滚滚东去的流水,想象着随波而下,来到亲人身旁。她还常常站在高高的山顶,遥望着家乡的方向,面对草地绿了又黄,看着大雁南飞,难以抑制思乡之情。除了亲人,她还深深地思念从小一起长大的玩伴,她们是否常常坐在一起想念远嫁他乡的自己?她们是否也像自己一样,离开亲人,离开熟稔的山水远嫁他乡?诺恩吉雅的愁苦被他的父亲得知,也迅速在她的家乡奈曼大地传开。家乡的亲人也在日夜思念美丽善良的诺恩吉雅啊。于是,一首伤感、凄楚的歌在奈曼百姓当中流传开来:老哈河水,长又长, 岸边的骏马,拖着缰,美丽的姑娘,诺恩吉雅,出嫁到遥远的地方。当年在父母的身旁,绫罗绸缎做新装,来到这边远的地方,缝制皮毛做衣裳。海青河水,起波浪,思念父母情谊长,一匹马儿作彩礼,女儿远嫁到他乡。 质朴深情的歌,像长了翅膀,很快传遍奈曼,传遍科尔沁、传遍内蒙古。蒙古民歌,大多是爱情故事,且多是爱情悲剧。如《达那巴拉》、《韩秀英》等,它们被称作蒙语版的《罗密欧与朱丽叶》、《梁祝》。与它们不同的是,《诺恩吉雅》属于不多见的思乡和思念亲人题材。而这种忧伤的情绪与蒙古民歌的深沉、舒缓、哀伤的基调十分贴切,哪怕是听不懂歌词,也会被歌曲中哀婉深情的情绪深深打动。《诺恩吉雅》歌词很长,据说共有三十段,目前整理出来的只有十四段。而很多人只演唱两三段。《诺恩吉雅》的歌词像其它蒙古民歌一样,每段之间歌词变化不大,只有个别词句变动,曲调也相对简单,哪怕几十段歌词,也是在简单的旋律中反复咏唱,演唱者会根据歌词的变化带动情绪的变化,抑扬顿挫,声情并茂,听起来回肠荡气,毫无沉闷感。
诺恩吉雅,已经成为科尔沁的一张名片,以她的美丽、朴实,成为草原民族圣洁的化身。《诺恩吉雅》如同生出双翅,早已飞出科尔沁,飞出内蒙古,以其独特的魅力,召唤着海内外游客汇聚在草原,到青山绿水间寻找诺恩吉雅的芳踪。
责任编辑:编辑部